About Us
关于英唐
所属分类:公司动态 阅读次数:509 发布时间:2025-01-13
一、车载投影新趋势亮相CES展,有望助推市场规模显著提升
随着汽车智能化飞速发展,提升行车安全与驾驶体验成为行业追求。2025年1月7日至10日,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25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盛大举行。在CES 2025上,汽车产业链制造商们纷纷把智能驾驶及车载显示能力作为核心卖点,行业上下游也紧密围绕相关领域展开布局。
图1:车内投影显示-CES展海信展台
图2:动态迎宾灯显示-CES展海信展台
车载投影技术凭借独特的显示方式,精准地呈现各类驾驶信息,极大地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和趣味性,车载智能光投影技术正成为汽车智能化和人机交互的重要方向。
图3:车窗显示-CES展AGC展台
图4:HUD显示-CES展CERES展台
图5:ADB大灯-智能防眩光
二、车载投影市场的客户需求以及当下投影方案对比
1、车载投影场景下的客户核心需求
在 CES 2025 展会上,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市英唐极光微技术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英唐极光微”)同多家车载投影领域的客户进行了深入沟通,多家客户表达了其对车载投影整体方案的核心需求。1、要求微型化与高集成度,支持小型化光学模块设计,适合狭小的车内空间;2、能提供更广色域和更细腻的画面,满足高精度图像投影效果;3、适合复杂的车载场景需求,能支持任意形状的光场动态投射;4、低功耗与高效率,减少对有限车载电能的损耗;5、汽车行业成本控制严格,高性价比的方案接受度更高。
2、当下市场投影方案对比
在传统家用及商用投影领域,市场上主流的投影方案为DLP(Digital Light Processing)、LCoS(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)等方案。但应用到狭小不规则、能耗要求低以及成本严格控制的车载投影领域,两种方案各有其局限性,DLP体积大且易受环境光影响,LCoS成本高。对比其中更为主流的DLP路线方案,应用了MEMS振镜技术的LBS方案,因其小体积、无聚焦成像、Mems mirror的高速调制能力、灵活性和低功耗的特点,在车载投影方案的角逐中显现出巨大潜力。
在系统紧凑性与小型化方面:DLP方案依赖于微镜阵列来反射光线生成图像,虽然技术成熟,但需要配备额外的光学器件,如光源和棱镜等,才能实现完整的投影系统。这使得DLP系统的模块相对笨重,对空间有严格限制的车载环境具有挑战性。相比之下,LBS技术则采用了单一的MEMS微振镜来实现激光束的高速扫描,无需复杂的光学元件,因此系统更加小型化,非常适合有限车载空间的要求。
在光能利用率与功耗方面:DLP方案的光能利用效率通常只能达到30%-50%,不仅导致了较高的能耗,还限制了DLP方案在电动车等需要低功耗设备的场景中的广泛应用。而LBS技术则拥有接近70%的光能利用率,这使得它在高亮度需求的场景下能够保持较低的功耗,更符合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。
在系统成本与国产替代方面:DLP方案高度依赖于高成本的专有微镜阵列芯片,目前这一市场几乎完全由德州仪器(TI)所垄断。这不仅增加了DLP系统的成本,还使得供应链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。而LBS技术则采用了制造工艺更加简单,成本更低,且国产化进展显著,供应链更具自主性。这使得LBS方案在成本控制和供应链安全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。
三、英唐LBS方案的技术优势及当下市场拓展情况
英唐极光微专注于MEMS微振镜的研发、制造、生产和销售。目前,英唐极光微拥有1mm、4mm、8mm三款不同规格的两轴电磁驱动型 MEMS微振镜产品,其中1mm规格MEMS微振镜搭载在LBS方案中,可应用于各类投影场景,如:HUD(抬头显示)、DGP(动态迎宾灯)、DIP(车内投影),DBSW(安全警示)、HD和ADB (车灯照明和数字化照明交互)等。
LBS 系统需要将 MEMS微镜、激光器、驱动电路、反馈系统、数字算法深度集成到一个紧凑的模块中,这不仅要求高精度的硬件制造能力(全半导体制程),更需要领先的算法和光学设计能力支撑。这使得 LBS 技术门槛较高,目前全球仅少数公司(如ST、Infineon)初步掌握了完整的技术链条。英唐极光微凭借在MEMS振镜领域的深厚技术及制造能力储备,以及在MEMS振镜激光投影领域的多年布局,正在逐渐完善这一链条。
目前,英唐极光微已与多家汽车行业的整车厂、Tier 1供应商等厂商达成正式的合作意向,共同推动LBS投影技术创新,为中国汽车工业提供更高性价比的智能光投影解决方案。同时,推动LBS 技术在全球车载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,成为下一代车载投影的技术主流。
上一篇:第一篇
咨询电话
(+86) 0755 - 26616688
公众号
返回顶部